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Windows XP权限整合应用全解
阅读量:701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87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  hot3.png

Windows XP权限整合应用全解

2009-11-10 06:56:09 浏览次数:100 评论 0 条
Windows XP权限整合应用全解摘要内容:一、什么是权限

-

Windows XP权限整合应用全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如下:
一、什么是权限

Windows XP提供了非常细致的权限控制项,能够精确定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控制能力,大多数的权限从其名称上就可以基本了解其所能实现的内容。

"权限"(Permission)是针对资源而言的。也就是说,设置权限只能是以资源为对象,即"设置某个文件夹有哪些用户可以拥有相应的权限",而不能是以用户为主,即"设置某个用户可以对哪些资源拥有权限"。这就意味着"权限"必须针对"资源"而言,脱离了资源去谈权限毫无意义──在提到权限的具体实施时,"某个资源"是必须存在的。
利用权限可以控制资源被访问的方式,如User组的成员对某个资源拥有"读取"操作权限、Administrators组成员拥有"读取+写入+删除"操作权限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有一些Windows用户往往会将"权力"与"权限"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搞混淆,这里做一下简单解释:"权力"(Right)主要是针对用户而言的。"权力"通常包含"登录权力" (Logon Right)和"特权"(Privilege)两种。登录权力决定了用户如何登录到计算机,如是否采用本地交互式登录、是否为网络登录等。特权则是一系列权力的总称,这些权力主要用于帮助用户对系统进行管理,如是否允许用户安装或加载驱动程序等。显然,权力与权限有本质上的区别 。

二、安全标识符、访问控制列表、安全主体

说到Windows XP的权限,就不能不说说"安全标识符"(Security Identifier, SID)、"访问控制列表"(Access Control List,ACL)和安全主体(Security Principal)这三个与其息息相关的设计了。

1.安全标识符

转载于:https://my.oschina.net/tadcat/blog/147864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用最短的payload绕过WAF(入门)
查看>>
会话跟踪session
查看>>
微观经济学--经济学十大原理
查看>>
Tablayout ViewPage 使用示例
查看>>
linux下面MySQL变量修改及生效
查看>>
Android 6.0 如何默认打开user版本的root权限【转】
查看>>
TP框架在做上传时候提示:没有上传的文件!
查看>>
leetcode 485. Max Consecutive Ones
查看>>
IDEA使用笔记(九)——设置文件注释
查看>>
漫谈Java IO之基础篇
查看>>
CentOS 6.8 防火墙配置
查看>>
Spring Boot 2.0 整合 FreeMarker 模板引擎
查看>>
Java 知识点
查看>>
Nginx+Tomcat高性能负载均衡集群搭建
查看>>
BZOJ3573: [Hnoi2014]米特运输(树上乱搞)
查看>>
Dubbo的一些编码约定和设计原则
查看>>
IDA 操作记录
查看>>
告警系统需求分析 告警系统主脚本 告警系统配置文件 告警系统监控项目
查看>>
JavaServer Faces (JSF) with Spring
查看>>
知物由学 | 这些企业大佬如何看待2018年的安全形势?
查看>>